丙子初度前一日与余内侄辈酌于辰阳衙内紫微阁上薇花吐艳月上阑干诸仆为寿也

去年朗水酌逡巡,今日辰阳又此辰。 见在自知都是幻,投时谩道不如人。 且凭薇阁樽前月,聊畅尘途客里身。 六十年来成底事,天涯儿女倍移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具体指1576年。
  • 初度:生日。
  • 内侄辈:妻子的侄子们。
  • :饮酒。
  • 辰阳:地名,今湖南省辰溪县。
  • 紫微阁:楼阁名,可能为当地官署或私人住宅内的建筑。
  • 薇花:紫薇花,夏季开花的植物。
  • 吐艳:形容花儿盛开,色彩艳丽。
  • 月上阑干:月亮升到栏杆之上,形容夜晚的景象。
  • 为寿:祝寿。
  • 朗水:地名,可能指朗江,流经湖南省的一条河流。
  • 逡巡: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
  • 见在:现在。
  • 投时:顺应时势。
  • 谩道:空谈,说空话。
  • 薇阁:紫微阁的简称。
  • 樽前月:酒杯前的月亮,指饮酒赏月的情景。
  • 尘途:尘世的路途,指人生旅途。
  • 客里身:旅居他乡的身体,指在外漂泊的状态。
  • 成底事:做了什么事情,指一生的成就。
  • 天涯儿女:远在他乡的儿女。
  • 移神:心神不宁,思绪万千。

翻译

去年在朗水边犹豫不决地饮酒,而今天在辰阳又迎来了这个生日。现在我深知一切都是虚幻,顺应时势却空谈不如实际行动。且在紫微阁前,借着酒杯前的月光,暂时忘却尘世的旅途,享受这旅居他乡的时光。六十年来,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远在他乡的儿女们更让我心神不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生日之际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去年朗水酌逡巡”与“今日辰阳又此辰”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通过“见在自知都是幻”和“投时谩道不如人”的自我反省,作者表达了对现实虚幻和顺应时势的深刻认识。最后,以“六十年来成底事”和“天涯儿女倍移神”作结,抒发了对一生成就的反思和对远方儿女的牵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