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曹明府学参陈给谏吾德游厓分韵得山字

· 黄淳
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 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 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 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 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 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 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 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 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 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 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 元阁坐王孙,金笼惭素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山崖。
  • 浴日:比喻太阳升起,光芒四射。
  • 柱天:支撑天空,形容极高。
  • 鳌山:神话中的山名,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跻攀:攀登。
  • 区寰:指天下。
  • 诸夏:指中国。
  • 大闲:重要的界限或原则。
  • 板荡:指社会动荡。
  • 间关:艰难曲折。
  • 周粟:指周朝的粮食,比喻忠贞不渝。
  • 殷顽:指殷商时期的顽固分子。
  • 厓海:指山崖和大海。
  • 夷腥:指外族的侵略。
  • 吊泪潸:形容悲伤流泪。
  •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 磊磊:形容人品正直,光明磊落。
  • 盘器:指盘旋的器物,比喻人的行为。
  • 犯颜:指直言进谏,不顾忌讳。
  • 元阁:指皇宫中的阁楼。
  • 金笼:指华丽的笼子,比喻束缚。
  • 素鹇:指白色的鹇鸟,比喻高洁之人。

翻译

三十年来,我梦见自己仿佛在两座山崖之间。太阳升起,光芒四射,令人惊叹;山峰高耸入云,让人思考其高峻。这些地方既不高也不深,但我所回忆的却是难以攀登的。

唉,我曾为何如此,正气充盈于天下。中国的形胜之地,忠贞的节操垂于重要的界限。即使社会动荡,也唯独不忍心经历艰难曲折。三位公卿以周朝的粮食为耻,十万殷商的顽固分子被沉没。如果没有山崖和大海的死亡,谁能令外族的侵略归还。

断霞荒松枯,轻风中我悲伤流泪。归航时箫鼓声咽,初月下皇帝的诏书灿烂。英勇的烈丈夫,光明磊落地济时艰难。我站在流水旁,倚着长歌,行为盘旋,敢于直言进谏。

皇宫中的阁楼坐着王孙,华丽的笼子让我惭愧于高洁之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忠贞节操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浴日”、“柱天”、“周粟”等,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深度。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黄淳

明广州府新会人,字鸣谷。万历八年进士。任宁海知县,修方孝孺祠以崇教化,锄豪猾。工画,能诗。有《鸣山堂集》、《李杜或问》。 ► 16篇诗文

黄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