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鹧鸪三更一笛一联,胡仲父落梅之句也。词人所称,予惜不见其全篇,遂为足之
梦断罗浮绰约丛。玉龙鳞甲缀帘栊。自孤花底三更月,却怨楼头一笛风。
寒料峭,晓葱珑。劝君莫放酒杯空。雪儿清唱山香舞,要把霜毛晕醉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鹧鸪:一种美丽的鸟,这里可能指某种美丽的图案或诗句。
- 胡仲父: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代诗人。
- 落梅:指梅花落下,常用来形容冬天的景象。
- 玉龙鳞甲:比喻雪花或冰晶,形容其形状像龙的鳞片。
- 帘栊:窗帘和窗棂,指窗户。
- 花底:花下。
- 料峭:形容春寒,这里可能指冬天的寒冷。
- 葱珑:形容早晨的清新明亮。
- 雪儿:可能指歌女或雪的拟人化称呼。
- 山香舞:可能是指一种舞蹈,带有山间清新的香气。
- 霜毛:指白发,这里可能指老人的头发。
翻译
梦醒时,我思念着那罗浮山中婀娜的梅花丛。雪花如玉龙的鳞甲,点缀在窗帘和窗棂上。独自在花下望着三更的明月,却怨恨楼头吹来的笛声。 寒冷而尖锐,清晨却清新明亮。劝你不要让酒杯空着。雪儿清脆地唱着山香舞,想要把白发染成醉人的红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冬夜梦醒后的景象,通过梅花、雪花和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玉龙鳞甲缀帘栊”一句,巧妙地用比喻描绘了雪花的美丽,而“自孤花底三更月”则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后句中的“雪儿清唱山香舞”和“要把霜毛晕醉红”则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杨慎的其他作品
- 《 十二月二日张龙山谢高泉敖梅坡余九崖杜晴江梁一江潘东溪携酒过访高峣 》 —— [ 明 ] 杨慎
- 《 安公石馆赏并蒂莲得井字 》 —— [ 明 ] 杨慎
- 《 蜀中竹枝词 》 —— [ 明 ] 杨慎
- 《 太守董约山访予高峣海庄胜言寻甸山水之嘉即事 》 —— [ 明 ] 杨慎
- 《 避暑林亭 》 —— [ 明 ] 杨慎
- 《 辛卯除夕饮潘郎金斗歌 》 —— [ 明 ] 杨慎
- 《 浪淘沙 》 —— [ 明 ] 杨慎
- 《 毛园萃芳亭与沈中白丘月渚同赋 》 —— [ 明 ] 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