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谏:古代官职名,指谏议大夫。
- 夏子阳:人名,明朝官员。
- 琉球:古代地名,今指日本的冲绳。
- 簪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插在帽子上的笔,用于记事。
- 长杨: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 越裳:古代地名,这里指琉球。
- 星槎:古代神话中能渡海的仙船,这里指使者的船。
- 汉使:汉朝的使者,这里泛指中国的使者。
- 王享:指国家的祭祀。
- 商常:商朝的常规,这里指国家的传统礼仪。
- 行旆:行进的旗帜,指使者的队伍。
- 远岛:指琉球。
- 蛮烟:指边远地区的景象。
- 画墙:指绘有图画的墙壁,这里可能指船上的装饰。
- 炎海:指炎热的大海,这里指琉球海域。
- 归航:返回的航程。
翻译
早晨,你戴着笔帽匆匆进宫谒见皇帝,傍晚,你又捧着皇帝的诏书远赴越裳(琉球)。万里之外,你乘着星槎(仙船)辛苦地作为汉朝的使者,百年以来,国家的祭祀和传统礼仪一直受到尊重。中原的山色随着你的行进旗帜而移动,远方的岛屿上,边远地区的景象在画墙般的船上显得格外遥远。知道波涛汹涌的大海已经平静,一轮明月照耀着你归航的路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夏子阳作为使者前往琉球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朝堂与远洋、中原与远岛的景象,展现了使者旅途的艰辛与国家的庄严。末句以明月照归航作结,寓意着使者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使节使命的尊重与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明朝的外交活动,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使节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