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张年兄分别德州赋二律

京师一别几相失,坐忆前程得见君。 月下传书犹隔岸,晓来晤语到斜曛。 百年萍梗何时合,万里关川此日分。 预卜太平调鼎暇,登楼遥望越山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冈: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张年兄的籍贯或居住地。
  • 张年兄:对张姓朋友的尊称。
  • 德州:地名,今山东省德州市。
  • 京师:指明朝首都北京。
  • 斜曛:斜阳,夕阳。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关川:关隘和河流,泛指边关之地。
  • 调鼎:比喻治理国家。
  • 越山:泛指浙江一带的山脉。

翻译

自从在京师一别,我们几乎失去了联系,我坐在这里回忆起我们的前程,终于得以再次见到你。月光下,我们隔岸传递书信,清晨时分,我们相聚交谈直到夕阳西下。这一生我们像漂泊的萍梗,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今日我们在这遥远的边关之地分别。我预感到在太平盛世治理国家的闲暇之余,我将登上高楼,遥望那浙江的山脉云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友人的深情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诗中通过“月下传书”和“晓来晤语”描绘了两人深厚的情谊,而“百年萍梗”和“万里关川”则凸显了人生的漂泊与离别的无奈。结尾的“预卜太平调鼎暇,登楼遥望越山云”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