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吴成甫

· 黄佐
金陵此去三千里,玉殿回瞻咫尺天。 两载风烟同逆旅,一帘霜月照离筵。 即看会计苏江左,还有谋猷达帝前。 闻雁裁书应有日,听莺携手是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
  • 玉殿:指皇宫。
  • 咫尺天:比喻距离很近,这里指皇宫近在咫尺。
  • 逆旅:旅馆,这里指旅途中的暂居之地。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会计:管理财务,这里指处理政务。
  • 谋猷:谋略。
  • 裁书:写信。
  • 听莺:听黄莺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翻译

从金陵出发,前往三千里之外的地方,回首望去,皇宫仿佛近在咫尺。两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旅途中相依为命;如今,一帘霜月下,我们即将在离别的宴席上分别。你将去管理江左的政务,你的谋略也将直达皇帝面前。听闻雁声,我知道写信给你的日子不远了;但何时我们才能再次携手,共赏春天的莺歌燕舞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诗中,“金陵此去三千里”描绘了离别的遥远距离,而“玉殿回瞻咫尺天”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皇宫的近在咫尺与离别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通过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