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山致仕言归次韵二首

· 黄佐
十月轩车出紫宸,三年京洛谢缁尘。 北河冰雪偏留客,南国江山久待人。 石室有书曾汗简,扁舟无日不思莼。 此身直在云萝外,谁向中原惜凤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仕:退休。
  • 轩车: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这里指官员的车。
  • 紫宸:皇宫的别称,指皇帝的居所。
  • 京洛: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北河: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 汗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重要的文献或书籍。
  • 扁舟:小船。
  • :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莼菜,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 凤麟:凤凰和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翻译

十月时,我乘坐着官员的车离开了皇宫,三年在北京的生活让我感到了世俗的污染。北方的冰雪特别留住我,南方的江山则长久地等待着人们。石室中藏有重要的书籍,我曾用竹简记录过。我乘坐的小船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家乡的莼菜。我的身体仿佛置身于云萝之外,谁会向中原珍惜我这样的凤麟之才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佐在退休后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十月轩车出紫宸”描绘了诗人离开皇宫的场景,而“三年京洛谢缁尘”则反映了他对京城生活的反思。后两句通过对北河冰雪和南国江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思念。诗的最后,诗人以“凤麟”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在世外,但仍希望被珍惜和重视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