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会以新秋同年雅集为韵六首在会者顾佥宪溱刘佥宪乔余给谏经梁侍御世骠伦侍御以谅及予也

· 黄佐
海濆集群彦,蜚英振风雅。 对月成七人,可以当作者。 顾予忝嘉招,瓦缶混琼斝。 天长去雁回,霜急飞梧下。 因之感摇落,忘情共陶写。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濆(pén):海边。
  • 蜚英:指英才。
  • 振风雅:振兴文学艺术。
  • 七人:指在场的七位文人。
  • (tiǎn):谦词,表示自己不配或不称职。
  • 嘉招:美好的邀请。
  • 瓦缶(fǒu):陶制的容器,比喻自己的作品或才能。
  • 琼斝(jiǎ):美玉制成的酒器,比喻他人的作品或才能。
  • 天长:天空辽阔。
  • 去雁:南飞的雁。
  • 霜急:霜降得急,指深秋。
  • 飞梧:梧桐叶随风飘落。
  • 摇落:指草木凋零。
  • 陶写:陶冶情操,抒发情感。

翻译

在海边聚集了一群英才,他们振兴了文学艺术。 对着月光,我们七人相聚,可以算是文学的创作者。 我感到自己不配这样的美好邀请,我的作品如同普通的瓦缶,混杂在美玉制成的酒器中。 天空辽阔,南飞的雁已经回归,深秋的霜降得急,梧桐叶随风飘落。 因此我感慨草木的凋零,忘却了情感,共同陶冶情操,抒发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边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对比自己的“瓦缶”与他人的“琼斝”,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诗中“天长去雁回,霜急飞梧下”一句,既描绘了深秋的景象,又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作者通过“感摇落,忘情共陶写”来表达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体现了文人雅集中的情感交流与文学追求。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