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首

·
扶桑铜柱亦堪危,未说天骄扰汉池。 虎穴横戈须此日,龙沙拔帜定何时。 通蛮久绝唐蒙使,凿岭犹烦马援师。 诸省壮丁输挽尽,无由四海息疮痍。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铜柱:古代中国南方边境的标志,这里指边疆。
  • 天骄: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虎穴横戈:比喻在危险的地方战斗。
  • 龙沙拔帜:指在边疆取得胜利。
  • 唐蒙使:指唐朝的使者。
  • 马援师:指东汉马援的军队,他曾平定南方。
  • 壮丁:指年轻的劳动力。
  • 输挽:指运输物资。
  • 疮痍:指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翻译

边疆的扶桑铜柱也显得岌岌可危,更不用说边疆的少数民族侵扰汉池了。 在危险的地方战斗是必须的,但在边疆取得胜利又是什么时候呢? 很久没有唐朝的使者来往于蛮地,而马援的军队还在开凿山岭。 各省份的壮丁都在运输物资,但如何能让四海之内不再有战争的创伤和痛苦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边疆的动荡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扶桑铜柱”、“天骄”、“虎穴横戈”等意象,描绘了边疆的危机和战士的英勇。同时,通过“唐蒙使”、“马援师”等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创伤的哀悼。诗中透露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