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踏月二首

· 黄佐
飞鞅登古台,抱膝睎天路。 紫微何苍苍,玄化莽回互。 阳鸟来不息,江南正霜露。 飘风振虚壑,海涛自吞吐。 世涂渺无端,玉衡有常度。 僾焉怀古今,行歌写衷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鞅(fēi yāng):形容快速行走的样子。
  • (xī):远望。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名,代表天帝的宫殿。
  • 玄化:深奥的变化。
  • 回互:交错,相互影响。
  • 阳鸟:指太阳。
  • 飘风:旋风,狂风。
  • 虚壑:空谷。
  • 世涂:人世间的道路。
  • 玉衡: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北斗七星之一。
  • 僾焉(ài yān):隐约,模糊。
  • 行歌:边走边唱。
  • 写衷素: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翻译

我快速登上古老的台地,抱膝远望天际之路。 紫微星宿多么苍茫,深奥的变化交错影响。 太阳不停地来到江南,正是霜露的季节。 旋风在空谷中激荡,海浪自顾自地吞吐。 人世间的道路渺茫无端,玉衡星却有恒常的度量。 隐约地怀念古今之事,边走边唱,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登上古台,远望星空,感受自然与宇宙的壮阔。通过“紫微”、“玄化”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深奥变化的敬畏。诗中“阳鸟”、“飘风”、“海涛”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动感。最后,诗人通过“行歌写衷素”表达了对古今的怀念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