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秋繫回南京经歌风台
姬箓既云讫,嬴秦渎天经。
汉高按剑起,赫然振王灵。
斩蛇泣神妪,踣项溃楚兵。
櫜弓事绵蕝,六合清以宁。
扬銮过乡邑,宴会罗簪缨。
酒酣歌大风,气与山岳并。
治安不忘危,卓哉万古程。
嗟哉季叶衰,萧墙祸先婴。
杂伯有遗憾,王道何由明。
高台临野水,日夕悲风生。
断础翳榛莽,荒碑半摧倾。
舟行不可即,怅望心怦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姬箓 (jī lù):指周朝的统治。
- 嬴秦 (yíng qín):指秦朝,秦始皇姓嬴。
- 渎天经 (dú tiān jīng):违背天命。
- 汉高 (hàn gāo):指汉高祖刘邦。
- 按剑 (àn jiàn):手握剑柄,准备战斗。
- 赫然 (hè rán):显著,突出。
- 王灵 (wáng líng):王者的威严。
- 斩蛇 (zhǎn shé):指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 踣项 (bó xiàng):击败项羽。
- 櫜弓 (gāo gōng):收藏弓箭,表示战争结束。
- 绵蕝 (mián jué):指细长的绳索,比喻约束。
- 六合 (liù hé):指天下。
- 扬銮 (yáng luán):指皇帝出行时所用的铃铛,这里指刘邦的出行。
- 乡邑 (xiāng yì):家乡。
- 簪缨 (zān yīng):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
- 大风 (dà fēng):指刘邦所作的《大风歌》。
- 季叶 (jì yè):末世,衰败的时代。
- 萧墙 (xiāo qiáng):内部的不和,比喻内乱。
- 杂伯 (zá bó):指杂乱无章的统治。
- 王道 (wáng dào):指理想的统治方式。
- 断础 (duàn chǔ):断裂的柱基。
- 榛莽 (zhēn mǎng):杂草丛生。
- 摧倾 (cuī qīng):倒塌。
翻译
周朝的统治已经结束,秦朝违背了天命。汉高祖刘邦手握剑柄,奋起反抗,显著地恢复了王者的威严。他斩杀白蛇,感动了神妪,击败了项羽,瓦解了楚国的军队。战争结束后,他收藏起弓箭,天下因此变得和平宁静。他出行经过家乡,宴请官员们。酒酣耳热之际,他唱起了《大风歌》,气势如山岳般雄伟。他治理国家不忘危机,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可惜到了末世,内乱首先爆发,杂乱无章的统治留下了遗憾,理想的统治方式何以明朗。高台临水,日落时分悲风四起。断裂的柱基被杂草覆盖,荒废的碑石半数倒塌。我乘舟经过,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望着,心中充满了怅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高祖刘邦的赞颂和对后世衰败的哀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斩蛇泣神妪,踣项溃楚兵”等句生动描绘了刘邦的英雄形象,而“季叶衰,萧墙祸先婴”则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结尾处的“高台临野水,日夕悲风生”等景物描写,更是以景寓情,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