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次韵马问庵提学时弃官自闽归徐州

· 黄佐
不将金紫换青山,天阔鸿冥杳莫攀。 折屐何年同胜赏,烂柯当日也知还。 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 高枕未须惊世幻,羲皇元只在人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烂柯山: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传说晋代王质在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观棋至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中,才知已过百年。后以“烂柯”喻世事变迁,时光流逝。
  • 金紫:金印紫绶,指高官显爵。
  • 鸿冥:鸿雁高飞,比喻远大的志向或隐逸的生活。
  • 折屐:指东晋谢安闻淝水之战捷报时,心中激动,不觉屐齿折断的故事,后用以形容极度高兴。
  • 烂柯:指王质观棋烂柯的典故,这里比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古时为繁华之地。
  • 湫龙卧:湫,水潭;龙卧,指龙潜伏,比喻隐居或隐退。
  • 燕冀:指河北一带,古时燕国和冀州之地。
  • 群空枥马:比喻人才被埋没,无人赏识。
  • 羲皇:指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指古代的太平盛世。
  • 人寰:人间。

翻译

不愿用高官显爵换取青山隐居,天高地远,志向高远难以攀及。 曾有年与谢安同享胜利的喜悦,就像王质观棋后也知道归去。 秦淮河岁末时,龙潜伏于深潭,燕冀之地,人才被埋没,如同闲置的马匹。 高枕无忧,不必因世事变幻而惊慌,古代的太平盛世其实就在人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诗中,“不将金紫换青山”一句,即表明了诗人宁愿放弃高官厚禄,也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通过“鸿冥”、“折屐”、“烂柯”等典故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末句“羲皇元只在人寰”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太平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的肯定和珍视。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