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逍遥楼寄怀次韵

· 黄佐
飞楼漂渺俯江深,谁咏晨风向北林。 度雪朔鸿空往迹,掠云皋鹤更遗音。 燕台合市千金骨,汉署徒知十载心。 骋望不愁春事远,满蹊桃李自成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漂渺:高远隐约的样子。
  • 晨风:一种鸟名,也指早晨的风。
  • 朔鸿:北方的鸿雁。
  • 皋鹤:水边的鹤。
  • 燕台:即黄金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用以招揽贤才。
  • 千金骨:指燕昭王买马骨的故事,比喻重视人才。
  • 汉署:汉代的官署。
  • 骋望:放眼远望。
  •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农事。

翻译

高楼隐约高耸,俯瞰着深邃的江水,有谁在吟咏晨风,向着北方的树林。北方的鸿雁穿越雪地,只留下往昔的踪迹,水边的鹤儿掠过云端,更留下悠远的鸣声。燕台之上,曾有人为了招揽贤才,不惜千金买骨,汉代的官署里,徒然知晓我十年的心意。放眼远望,不愁春天的景象渐远,因为满蹊的桃李已自成一片绿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高楼俯瞰江水的视角,描绘了北方的鸿雁和云中的鹤,以及燕台和汉署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朔鸿空往迹”和“皋鹤更遗音”形成对比,前者暗示了过往的消逝,后者则象征着永恒的回响。末句“满蹊桃李自成阴”则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寄托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