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院拨兵扫平土寇阮乡兵曾助堵截陈芬阁书来有义举之誉答之

初衣赋就一篮舆,世事悠悠附太虚。 岂谓鼓鼙惊泽鸟,遂令风鹤骇乡闾。 高牙赖有雄威振,陇亩欣依化日锄。 草野敢云干庙略,北窗赢得傲羲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衣:指初出仕途时的衣着。
  • 赋就:完成赋诗。
  • 篮舆:竹轿。
  • 太虚:天空,比喻世事虚幻。
  • 鼓鼙:古代军中用的鼓,这里指战鼓声。
  • 泽鸟:水边的鸟,比喻普通百姓。
  • 风鹤:比喻战乱中的惊慌。
  • 乡闾:乡里。
  • 高牙:高大的牙旗,指军队的旗帜。
  • 雄威:强大的威势。
  • 化日:和煦的阳光,比喻和平时期。
  • 陇亩:田地。
  • 干庙略:参与国家大计。
  • 北窗:指隐居的生活。
  • 羲遽:羲和,古代神话中的日神,这里指隐居生活的悠闲。

翻译

我初出仕途时,乘坐着竹轿,完成了赋诗,世事变幻莫测,如同天空一般虚幻。 战鼓声惊起了水边的鸟儿,战乱的消息让乡里的人们惊慌失措。 幸好有高大的牙旗和强大的威势,使得田地得以在和平的阳光下耕作。 我虽在草野之中,不敢说参与了国家大计,但能在北窗下享受隐居的悠闲,已经足够自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初衣赋就一篮舆”展现了诗人初出仕途时的情景,而“世事悠悠附太虚”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战乱的描绘,突出了和平的可贵。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未参与国家大计,但能在隐居中享受悠闲生活的满足和自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隐逸生活的珍视。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