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新成

· 梁寅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 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 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 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 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 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匪:向来不是。
  • 廊庙器:指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人才。
  • 林栖:隐居山林。
  • 雪蹊:雪地上的小路。
  • 云疃:云雾缭绕的山谷。
  • 茅茨:茅草屋顶。
  • 牵萝:牵引藤萝,指修建房屋。
  • 敦好:爱好。
  • 轮鞅:车轮和马缰,比喻世俗的束缚。
  • 妄驰:无目的的奔走。
  • 散帙:打开书卷。
  • 阳景:阳光。
  • 荠麦墟:长满荠菜和麦苗的废墟。
  • 樵牧岐:打柴和放牧的分岔路。
  • 考槃子:古代隐士。

翻译

我向来不是那种适合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人,我更喜欢隐居山林,心灵得到安宁。我喜欢雪地上的小路旁那些竹子和柏树,于是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搭建了一间茅草屋。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在牵引藤萝,修建房屋,直到春天来临。我喜欢与两三个朋友一起,我们共同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我按照古人的方法种植树木,放弃了世俗的束缚,不再无目的地奔走。红色的桃花在栏杆旁绽放,碧绿的草地在台阶上生长。我打开书卷,对着阳光阅读,鸟儿在芳香的树枝上鸣叫。我时常眺望长满荠菜和麦苗的废墟,或者站在打柴和放牧的分岔路上。我逃避喧嚣,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保持着淡泊无为的态度。贤明的考槃子啊,我长久以来一直向往着这样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雪地、竹柏、茅茨等自然景象,以及种树、读书、眺望等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和喜好,而“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喧嚣世界的逃避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