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 梁寅
我有太古琴,千载妙音续。 七弦何泠泠,听之非促遫。 一弹文王操,再弹宣父曲。 圣人宛见之,何由蹑其躅。 大道日以沦,浇诡驰众欲。 孰思障颓波,九州返淳俗。 夔龙为股肱,巢许遁岩谷。 穷通各有志,于我奚不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古琴:指古老的琴,象征着传统和高雅。
  • 七弦:古琴通常有七根弦,代表音乐的丰富和深邃。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促遫:急促。
  • 文王操:古代的一种乐曲,相传为周文王所作。
  • 宣父曲:古代乐曲名,宣父即周公旦。
  • 大道:指古代的道德准则或理想社会秩序。
  • :沉没,消失。
  • 浇诡:浅薄和诡诈。
  • 众欲:众多人的欲望。
  • 障颓波:阻止衰败的趋势。
  • 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指全国。
  • 淳俗:淳朴的风俗。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音乐神兽,这里指贤能之士。
  • 股肱:比喻重要的助手或亲信。
  • 巢许:指隐居的贤人。
  • :隐退,逃避。
  • 岩谷:深山幽谷,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地。
  • 穷通:指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 :何,什么。

翻译

我拥有一把古老的琴,它的妙音延续了千年。 七弦琴声清脆悦耳,听起来并不急促。 一弹奏出文王的乐章,再奏出宣父的曲调。 仿佛能见到那些圣人,我如何能追随他们的足迹? 古代的道德准则日渐消失,浅薄和诡诈在众人中蔓延。 谁能思考阻止这衰败的趋势,让整个国家回归淳朴的风俗? 贤能之士如同夔龙般成为国家的支柱,而隐居的贤人则退隐深山幽谷。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不满足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太古琴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道德的怀念与追求。诗中,“七弦泠泠”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也隐喻了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对“文王操”和“宣父曲”的弹奏,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的最后,通过对“夔龙”和“巢许”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志向的坚持和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