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息

· 梁寅
蔼蔼岩前树,翠叶敷鲜滋。 攒葩杂丹素,条蔓相因依。 丰草覆侧径,麋鹿或群随。 石潭见游倏,玩之往复来。 念昔困羁绁,山泽心每违。 傍岩葺茅茨,庶使夙愿谐。 黄绮各有志,澹然何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敷鲜滋:形容树叶新鲜润泽。
  • 攒葩:聚集的花朵。
  • 杂丹素:指花朵颜色红白相间。
  • 条蔓:枝条和蔓藤。
  • 因依:相互依附。
  • 丰草:茂盛的草。
  • 麋鹿:一种鹿,这里泛指鹿类。
  • 游倏:游动的鱼。
  • 羁绁:束缚,比喻困顿不得自由。
  • 茅茨:茅草屋。
  • 黄绮:指黄色的丝绸和绮丽的织物,比喻华美的生活。
  • 澹然:淡泊,不计较。

翻译

山岩前的树木茂盛,翠绿的叶片显得新鲜润泽。聚集的花朵红白相间,枝条和蔓藤相互依附。茂盛的草覆盖了小径,有时鹿群也会跟随。在石潭中可以看到游动的鱼,玩赏它们来回游动。回想过去被困顿束缚,心中常感山泽之愿难以实现。在山岩旁搭建茅草屋,希望能使夙愿得以和谐。黄色的丝绸和绮丽的织物各有其志,我则淡泊不计较是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间静谧的自然景象,通过树木、花朵、草地、鹿群和游鱼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诗中“念昔困羁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束缚生活的回忆,而“傍岩葺茅茨”则体现了作者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愿望。结尾的“黄绮各有志,澹然何是非”更是强调了作者淡泊名利,不计较是非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深切向往。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