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申:干支纪年,此处指某一年的甲申年。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鸣雷:雷声响起,通常冬季不会出现雷声,此处指异常现象。
- 邸报:古代官方的通报,传递重要消息。
- 祭马天骄:指北方民族的祭祀活动,可能预示着战争。
-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
- 锦帆:华丽的帆船,此处指中使的交通工具。
- 霄汉:天空,比喻朝廷。
-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
- 献纳:向朝廷进言或献策。
- 短景:短暂的日光,指日短。
- 岁暮:年末。
- 南鸿:指南飞的鸿雁。
- 北鸿:指北飞的鸿雁。
翻译
在荒凉的城池中,仲冬时节竟然响起了雷声,万里之外传来邸报的消息令人震惊。北方民族举行祭马仪式,预示着战争的动乱;宫中的使者乘着华丽的帆船出发,传递着重要的命令。江湖中的白发老者,流下了与旧友相逢的泪水;在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臣子仍在努力献策。短暂的日光更增添了岁末的伤感,南飞的鸿雁应当伴随着北飞的鸿雁一同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冬时节荒城中的异常现象和远方传来的不安消息,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事的异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荒城冬仲尚鸣雷”一句,以冬日雷声为引子,暗示了不祥的预兆。后文通过对北方战事和宫中使者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结尾处的“南鸿应伴北鸿哀”,则以鸿雁的哀鸣象征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张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 —— [ 明 ] 刘崧
- 《 十一月上七日蔬饭骡岭小店 》 —— [ 宋 ] 陆游
- 《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 —— [ 明 ] 冯昌历
-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雪水煎茶 》 —— [ 元 ] 叶颙
- 《 予有书閤仅容膝东有隙地初甚荒芜偶于暇日理成小园径以通之杖藜日涉于其间几欲成趣然花木萧疏不足播之吟咏谩赋十一小诗以记园中之仅有者时甲戌仲冬也早梅 》 —— [ 宋 ] 王十朋
- 《 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 》 —— [ 明 ] 祝允明
- 《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 —— [ 明 ] 冯昌历
-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 —— [ 清 ] 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