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少海遣谪归蜀消息寄赠

· 张含
文章声价冠东曹,海上传闻复钓鳌。 白帝云中须采药,夜郎月下得吹箫。 古来直道犹三黜,今日忧时枉二毛。 濯锦江头非泽畔,挥毫何用赋《离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谪:被贬谪。
  • 钓鳌:比喻有宏大的抱负或远大的志向。
  • 白帝:指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古时为巴蜀之地。
  • 夜郎:古国名,位于今贵州省西部,此处泛指边远之地。
  • 三黜:三次被贬。
  • 二毛:指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 濯锦江:即锦江,流经成都,古时以濯锦闻名。
  • 泽畔:水边,指屈原被放逐的地方。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翻译

你的文章声誉在东曹中首屈一指,传闻你在海上还有钓鳌的壮志。 在白帝城的云中你需采药,在夜郎的月光下你得吹箫。 自古以来,正直的人仍会三次被贬,如今忧国忧民的你已头发斑白。 你回到的濯锦江头并非屈原被放逐的水边,挥毫作诗又何须再赋《离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得少海被贬归蜀的关切与慰藉。诗中,“文章声价冠东曹”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才华,“海上传闻复钓鳌”则暗喻其抱负不凡。后句通过“白帝”与“夜郎”的地理意象,描绘了友人归蜀的旅途景象。尾联以“濯锦江头非泽畔”安慰友人,不必像屈原那样忧国忧民,而应自在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也透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张含

明陕西永昌卫人,字愈光。正德中举人。少与杨慎同学,至老互相唱酬。尝师事李梦阳,友何昌友。工诗。有《禺山诗选》、《禺山七言律钞》、《禺山文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