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晚眺

· 张含
凉风八月秋,独倚岳阳楼。 水自蚕丛国,山含鹦鹉洲。 过雁防湖阔,哀猿动客愁。 龙归锦云散,铁笛起渔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蚕丛国:指四川一带,古时四川有蚕丛氏,故称。
  • 鹦鹉洲: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
  • 防湖:指洞庭湖,因湖面宽阔,故称“防湖”。
  • 哀猿:指猿猴的哀鸣声。
  • 龙归:指龙舟,古代的一种船只,常用于竞赛或庆祝活动。
  • 锦云:比喻美丽的云彩。
  • 铁笛:一种乐器,此处指渔人吹奏的笛声。

翻译

八月秋天的凉风中,我独自倚靠在岳阳楼上。 水流从遥远的四川而来,山影中隐约可见鹦鹉洲的轮廓。 飞过的大雁因湖面宽阔而小心,猿猴的哀鸣声触动了旅人的愁思。 龙舟归去,美丽的云彩随之散开,渔舟上响起了铁笛的悠扬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岳阳楼晚眺的景象,通过“凉风”、“水自蚕丛国”、“山含鹦鹉洲”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深远。诗中“过雁防湖阔,哀猿动客愁”巧妙地以动物的行为和声音来表达旅人的孤独与哀愁。结尾的“龙归锦云散,铁笛起渔舟”则以动感的画面和悠扬的笛声,为这幅秋日图景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张含

明陕西永昌卫人,字愈光。正德中举人。少与杨慎同学,至老互相唱酬。尝师事李梦阳,友何昌友。工诗。有《禺山诗选》、《禺山七言律钞》、《禺山文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