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黄门出关宿坡垒之作

水承山管了公程,驻节关西憩晚晴。 已信众星能拱极,谩劳仪卫盛陈兵。 春风到处人争睹,雨露来时草亦荣。 欲寄归心随出日,中天下直是神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创作。
  • 潘黄门:指潘岳,西晋文学家,曾任黄门侍郎。
  • 坡垒: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公程:公务行程。
  • 驻节:停留,驻扎。
  • 憩晚晴:在傍晚晴朗时休息。
  • 拱极:环绕北极星,比喻众星环绕。
  • 谩劳:徒劳,白费。
  • 仪卫:仪仗和卫士。
  • 盛陈兵:大规模地陈列军队。
  • 出日:日出之时。
  • 中天下直:指京城位于国家的中心,直接统治天下。
  • 神京:指京城,这里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翻译

水流承载着山的管理,完成了公务行程, 在关西停留,享受傍晚的晴朗。 已经相信众星能够环绕北极, 不必徒劳地盛大陈列仪仗和军队。 春风所到之处,人们争相观赏, 雨露降临之时,草木也欣欣向荣。 想要寄托归心,随着日出而起, 京城位于天下之中,直接统治着这片神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公务行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公务的尽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水承山管了公程”展现了公务的繁忙与责任,而“驻节关西憩晚晴”则体现了在忙碌之余对宁静时光的珍惜。后文通过对星辰、春风、雨露的描绘,隐喻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结尾的“中天下直是神京”则彰显了对京城的向往和对国家中心的尊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公务人员的责任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国家的深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