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黄门奉使祭告辽楚二府得便归省

赤社诸藩亲帝裔,黄门兼使旧名流。 明禋册祝龙飞载,至德馨香花萼楼。 裾曳楚云湘水阔,赋成梁雪郢烟收。 过庭不着莱衣舞,昼锦称觞未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社:指明朝的藩王。
  • 黄门:指宦官,这里特指赵黄门。
  • 奉使:奉命出使。
  • 祭告:祭祀并告知。
  • 辽楚二府:指辽王和楚王的府邸。
  • 明禋:明亮的祭祀。
  • 册祝:记录并祝福。
  • 龙飞:比喻皇帝的兴起或国家的繁荣。
  • 至德:至高无上的德行。
  • 馨香:芳香。
  • 花萼楼:楼名,这里可能指皇家建筑。
  • 裾曳:衣襟拖曳。
  • 楚云湘水:指楚地的云和水,泛指楚地。
  • 梁雪郢烟:指梁地的雪和郢地的烟,泛指梁地和郢地。
  • 过庭:经过庭院,这里指回家。
  • 莱衣舞:指穿着莱衣跳舞,莱衣是古代一种礼服。
  • 昼锦:指白天穿着锦衣,比喻富贵。
  • 称觞:举杯祝酒。
  • 未白头:未老,头发未白。

翻译

赵黄门,作为明朝的宦官,奉命出使,前往辽王和楚王的府邸进行祭祀并告知。他不仅是一位亲帝裔的藩王,还是一位旧时的名流。在明亮的祭祀中,记录并祝福皇帝的兴起,国家的繁荣,以及至高无上的德行,芳香四溢。他的衣襟拖曳在楚地的云和水之间,他的赋作在梁地的雪和郢地的烟中完成。他回家时,不穿莱衣跳舞,而是白天穿着锦衣,举杯祝酒,庆祝自己还未老去,头发未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赵黄门奉命出使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他的尊贵身份和卓越才华。诗中“赤社诸藩亲帝裔,黄门兼使旧名流”一句,既点明了赵黄门的身份,又突出了他的名流地位。后文通过“明禋册祝龙飞载,至德馨香花萼楼”等句,进一步以祭祀的庄严和德行的馨香,来象征赵黄门的崇高使命和品德。结尾的“昼锦称觞未白头”则表达了赵黄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整首诗充满了对赵黄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