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

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 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旅:旅馆,这里比喻人生如寄。
  • 大冬:深冬,严冬。
  • 葆合:保持和谐。
  • 亥子:指夜晚的时间,亥时和子时,即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
  • 太一羹:比喻调和至极的境界。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促狭:狭窄,这里指命运的局限或压迫。

翻译

白天长或短,夜晚长或短,又何必过于惊讶,我愿与天地一样清宁。 在人生的旅途中,虽有客人来访,但在这严冬时节,谁能相信一朵花的盛开? 形体与精神保持和谐,本是相互依存的,夜晚的亥时与子时,调和至极,如同太一羹。 自然或天意啊,你为何如此狭窄压迫,几十天来,苦了老先生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诗中,“短长昼夜”与“天清地宁”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超然。通过“逆旅”与“大冬”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孤独与艰难。后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内在和谐与宇宙秩序的追求,以及对命运局限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