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衡翁太史诸公游子慎山四首

· 彭年
仙路披林入,星桥接汉通。 蒲萄新绿涨,螮蝀欲飞虹。 海鹤鸣花外,山鸡舞镜中。 清商移小部,明月几回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同:应和,跟随。
  • 衡翁太史:指衡山翁,太史是古代官职,这里用作尊称。
  • 诸公:各位先生。
  • 子慎山:山名。
  • 仙路:指通往仙境的路。
  • 星桥:比喻桥梁如星光般美丽。
  • 接汉通:连接天河,形容桥梁高远。
  • 蒲萄:即葡萄。
  • 新绿涨:新绿的葡萄藤蔓茂盛。
  • 螮蝀:dì dōng,古代传说中的虹。
  • 欲飞虹:形容彩虹如欲飞翔。
  • 海鹤:海边的鹤。
  • 鸣花外:在花丛之外鸣叫。
  • 山鸡:野鸡。
  • 舞镜中:在清澈如镜的水边跳舞。
  • 清商: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音乐。
  • 移小部:指音乐声渐渐变小。
  • 明月几回同:明月几次与此时相同。

翻译

跟随衡山翁太史及各位先生游览子慎山,共四首诗。

步入通往仙境的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桥梁如星光般美丽,仿佛连接着天河。 葡萄藤上新绿的叶子茂盛生长,彩虹如同欲飞翔的虹。 海边的鹤在花丛之外鸣叫,野鸡在清澈如镜的水边跳舞。 音乐声渐渐变小,明月几次与此时相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衡山翁太史及诸公一同游览子慎山的情景,通过“仙路”、“星桥”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蒲萄新绿涨,螮蝀欲飞虹”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生机与活力,而“海鹤鸣花外,山鸡舞镜中”则进一步以动物的活动增添了山间的生动气息。结尾的“清商移小部,明月几回同”则带有一种时光流转、美景常在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赞美。

彭年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孔嘉,号隆池山樵。好学工书,有文名。与文徵明友善。家贫嗜酒,然除文字交外,不受升粟之馈,卒以贫困终。有《隆池山樵集》。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