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送僧官还金山
惯到江心寺,三山想不逾。
隔波诸佛近,濒海一峰孤。
潮落钟声杳,龙归雨气苏。
汲泉通水府,乘月倒□壶。
远树浮空出,危樯骇浪俱。
衲迎新首座,人忆旧臞儒。
载酒时能否,谈诗麈在无。
遥怜汉楂在,此约未应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濒海:靠近海边。
- 杳:深远,不见踪影。
- 衲:僧衣,这里指僧人。
- 首座:寺院中地位仅次于方丈的高僧。
- 臞儒:清瘦的儒者,指有道德的儒士。
- 麈:古代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这里指拂尘。
- 汉楂:汉代的木筏,这里可能指古代的交通工具或遗迹。
翻译
经常来到江心的寺庙,想象中的三座仙山似乎也不过如此。隔着波浪,诸佛显得很近,靠近海边的山峰孤立无援。潮水退去,钟声深远,龙归巢穴,雨后的气息复苏。汲取泉水与水府相通,乘着月光倒转酒壶。远处的树木仿佛漂浮在空中,危险的船只在巨浪中摇摆。僧人们迎接新的首座,人们回忆起过去的清瘦儒者。带着酒来,不知是否能畅饮,谈论诗歌,不知拂尘是否还在。遥想汉代的木筏仍在,这个约定应该不会改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僧官还金山途中的景色与情感。诗中通过对江心寺、三山、诸佛、海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超脱尘世的画面。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汲泉通水府,乘月倒□壶”等句,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符锡的其他作品
- 《 画堂春 · 山桐花盛开壬午暮春 》 —— [ 明 ] 符锡
- 《 送施居一之大浦驿丞绝句二首 》 —— [ 明 ] 符锡
- 《 赠彭敬之四绝 》 —— [ 明 ] 符锡
- 《 酬朱邑传再和草堂用西字韵结 》 —— [ 明 ] 符锡
- 《 萍乡泛小舟下湘东绝句 》 —— [ 明 ] 符锡
- 《 经别山寺 》 —— [ 明 ] 符锡
- 《 送龚发轩先由沅州兵宪改云南提学以外艰未赴服缺复领旧职尝有谮君近视不堪提学者故微谑之 》 —— [ 明 ] 符锡
- 《 晚至端州口号遣怀二首 》 —— [ 明 ] 符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