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翠
汉代有佳人,寄迹鸿山下。
山以人得名,人与山增价。
千古揖高风,悠然见君华。
绕屋但青松,啸敖琴樽暇。
寒日落高阴,清籁起长夏。
颜色常自如,园林傅荣谢。
此意竟萧条,行当息吾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翠:指傍晚时分的翠绿色,这里可能指傍晚时分的景色或植物。
- 寄迹:寄居,居住。
- 鸿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揖:古代的一种礼节,这里指敬仰。
-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 啸敖:啸傲,自由自在地吟咏。
- 琴樽:琴和酒杯,泛指音乐和酒。
- 清籁:清脆的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声音。
- 长夏:漫长的夏天。
- 傅荣谢:傅,通“敷”,涂抹;荣谢,指花的盛开与凋谢。这里可能指自然界的荣枯变化。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 行当:即将,将要。
- 息吾驾:停下我的车马,指隐居或放弃世俗生活。
翻译
汉代有一位佳人,她居住在鸿山之下。山因她的存在而得名,她也让山增添了价值。千古以来,人们都敬仰她的高风亮节,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她的风采。她的住处周围都是青松,她在琴音和酒杯之间自由自在地吟咏。寒冷的日光落下高高的阴影,清脆的声音在漫长的夏天响起。她的容颜总是那么自然,不受自然界荣枯变化的影响。这种意境最终显得有些萧条,我即将停下我的车马,放弃世俗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汉代佳人与山水的和谐共生,通过“晚翠”、“鸿山”、“高风”等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映衬的美。诗中“悠然见君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佳人风采的敬仰与向往。结尾的“此意竟萧条,行当息吾驾”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