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山祠屋感而有作
凤山岂不远,诛茅结其云。
轩组岂不贵,田甫劳躬耕。
所志洁蒸尝,讵忘前哲馨。
遗荣惬菜妇,裕后惩陆籯。
恬澹即为富,奔驰愧微名。
泛滥浮□渭,渠能扬浊清。
神丹理不谬,精意或可成。
忽与紫霞觞,同为江海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诛茅:除去茅草。
- 轩组:指高官显贵的地位。
- 田甫:指农夫。
- 蒸尝:祭祀。
- 讵忘:岂能忘记。
- 裕后:为后代留下财富。
- 惩陆籯:指避免重蹈覆辙。
- 恬澹:淡泊宁静。
- 奔驰:奔走忙碌。
- 泛滥:广泛流传。
- 紫霞觞:紫霞杯,指仙人的酒杯。
翻译
凤山岂不是遥远,我除去茅草结其云。高官显贵的地位岂不是尊贵,田间的农夫劳作躬耕。我的志向是洁净地祭祀,岂能忘记前贤的美德。遗留下来的荣华满足于菜妇,为后代留下财富,避免重蹈覆辙。淡泊宁静就是富有,奔走忙碌则愧对微小的名声。广泛流传的浮华,怎能扬起浊世的清流。神丹的道理不会错,精诚的意志或许可以实现。忽然与紫霞杯相遇,同为江海之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凤山”与“诛茅”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而“轩组”与“田甫”则对比了官场的繁华与田园的劳作。作者强调“所志洁蒸尝”,表明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洁净与祭祀的虔诚,而非物质的富足。最后,通过“紫霞觞”与“江海人”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