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七表叔宰英德二十韵

· 符锡
伏雨燕山北,炎风庾岭南。 双凫仙令远,十室圣恩覃。 俗问车初下,情通理渐谙。 奸愚胥栉媷,枯槁待濡涵。 异石清如岱,寒泉酿胜柑。 移来妨损执,饮去少驱岚。 饱见韦编绝,空传水歃贪。 文章初发誉,风节雅何惭。 疏论留铨注,台评耻谏参。 老成终自别,公道竟谁谈。 逾觉丹心壮,应怜雪鬓鬖。 忠贞贤母愿,禄养大儒甘。 回首春经别,观光志夙耽。 暑惊秋潦净,蝉听夕阳酣。 客子情何极,尊公意可探。 鹏翔同未得,匏系独仍堪。 云搆需梁栋,□盘自梗楠。 飘零千古思,得失寸衷惔。 把袂还依阙,过门想驻骖。 前程父老问,挥手看云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雨:连续不断的雨。
  • 炎风:热风。
  • 庾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与广东交界处。
  • 双凫:传说中仙人所乘的两种神鸟,比喻官员。
  • 十室:指小地方,小县。
  • 圣恩:皇帝的恩典。
  • :深广。
  • 栉媷:整理,梳理。
  • 枯槁:干枯,比喻困苦。
  • 濡涵:滋润,涵养。
  • :泰山。
  • :柑橘。
  • 韦编:古代用皮带编连的竹简,指书籍。
  • 水歃:水边的祭祀。
  • 铨注:选拔和注释。
  • 台评:官方的评价。
  • 谏参:进谏和参与。
  • 雪鬓鬖:白发蓬松。
  • 禄养:以官职养家。
  • 匏系:比喻束缚。
  • 梗楠:坚硬的楠木。
  • 寸衷:内心。
  • 云覃:云深之处,比喻远方。

翻译

在燕山北边连绵不断的雨中,热风从庾岭南边吹来。 仙人般的官员远行,小县里圣恩深广。 问俗情理逐渐通晓,奸愚之人也需整理。 干枯之地等待滋润。 异石清如泰山,寒泉甘甜胜过柑橘。 移来虽有损,饮去却能驱散山岚。 饱览古籍,空传水边祭祀。 文章初显声誉,风节无愧。 疏论留于选拔,官方评价不耻于进谏。 老成终有别,公道谁能谈。 愈发觉得丹心壮,应怜白发蓬松。 忠贞贤母之愿,以官职养家大儒甘愿。 回首春已别,观光志向早已耽搁。 暑惊秋水净,蝉鸣夕阳酣。 客子情何极,尊公意可探。 鹏翔同未得,束缚独仍堪。 需梁栋之云搆,自梗楠之盘。 飘零千古思,得失寸心惔。 把袂还依阙,过门想驻骖。 前程问父老,挥手看云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官员远行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双凫仙令远”、“枯槁待濡涵”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忠诚、风节和公道的追求,体现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