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

· 张羽
人闲白日静,鸟鸣高枕余。 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 砌筠初过雨,窗风时弄书。 已无车马迹,适似田家庐。 于焉何足恋,性自乐幽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山野间的藤蔓植物。
  • 修蔓:长长的藤蔓。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
  • :空旷。
  • 砌筠(qì yún):砌,堆砌;筠,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 适似:恰似,好像。
  • 田家庐:农家的简陋房屋。
  • 于焉:于此,在这里。
  • 幽居:隐居,安静的居住。

翻译

在宁静的日子里,白天显得格外静谧,鸟儿的鸣叫声在高枕上回荡。薜萝藤蔓延伸,绿色的覆盖了茅草屋檐,显得空旷而宁静。新雨过后,砌成的竹子显得更加鲜绿,窗外的风不时吹动着书页。这里已经没有了车马的痕迹,恰似农家的简陋房屋。在这里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我的本性就是喜欢这样幽静的居住环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