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鹦鹉洲吊祢衡有怀太白
正平二十六,少年气太矜。
魏武鼠雀之,而且以为能。
孔杨大小儿,何又不自胜。
大约名鹦鹉,难避弋者矰。
杀之而又悔,不及刘景升。
挝鼓色不变,一座尽嗟称。
赋才不赋命,可杀不可陵。
芳草何萋萋,生意何淩淩。
供奉有识人,高踞第一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正平:祢衡的字。
- 矜:骄傲。
- 魏武:指曹操。
- 鼠雀:比喻小人。
- 孔杨:指孔融和杨修,都是当时的名士。
- 鹦鹉:祢衡曾作《鹦鹉赋》,此处比喻祢衡。
- 弋者矰:弋者指射鸟的人,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比喻陷害祢衡的人。
- 刘景升:指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
- 挝鼓:击鼓。
- 嗟称:赞叹。
- 陵:侮辱。
- 淩淩:旺盛的样子。
- 供奉:指李白,因其曾任翰林供奉。
- 高踞:高高在上。
翻译
祢衡二十六岁,年轻气盛,过于骄傲。曹操视他为小人,却认为他有才能。孔融和杨修,为何又不能自持。大概是因为他的名声如同鹦鹉,难以躲避射鸟者的短箭。曹操杀了他后又后悔,不如刘表那样有远见。祢衡击鼓时神色不变,全座的人都赞叹不已。他的赋才高超,命运却不佳,宁可被杀也不愿受辱。芳草茂盛,生机勃勃。李白有识人之明,位居众人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祢衡的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的深切同情和敬仰。诗中,“正平二十六,少年气太矜”描绘了祢衡年轻时的骄傲与才华,而“魏武鼠雀之,而且以为能”则揭示了曹操对他的误解和利用。后文通过对祢衡击鼓时镇定自若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不屈精神。最后,诗人以李白的高瞻远瞩作为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祢衡的悲剧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