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澹溪和答姜叔德

· 梁寅
侯门还似野人庐,故友时来下泽车。 桃李庭墙花发后,兰苕洲渚水生初。 挥毫缓饮山亭酒,移炬频窥竹阁书。 今日风光异前日,好将词赋惜春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姜叔德:人名,诗人的朋友。
  • 侯门:指贵族或高官的门第。
  • 野人庐:指简朴的乡村住所。
  • 下泽车:古代一种简陋的车,这里指故友来访时所乘的车。
  • 桃李:比喻学生或弟子。
  • 庭墙:庭院和围墙。
  • 兰苕:兰草和苕草,这里指花草。
  •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挥毫:挥动毛笔,指书写。
  • 缓饮:慢慢饮酒。
  • 山亭酒:在山间亭子里饮酒。
  • 移炬:移动灯火,指夜读。
  • 竹阁书:在竹制的阁楼里读书。
  • 词赋:文学作品,这里指诗歌。
  • 春馀:春天的余韵。

翻译

贵族的门第依然如乡村的简朴住所,老朋友时常驾着简陋的车来访。庭院和围墙中的桃李花开之后,兰草和苕草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初次生长。在山间亭子里慢慢饮酒,挥动毛笔书写,夜深时移动灯火,频繁地窥视竹制阁楼里的书籍。今日的风光与前日不同,应该用诗歌来珍惜春天的余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返澹溪与老友姜叔德相聚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侯门与野人庐、桃李与兰苕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在山亭中饮酒、在竹阁中夜读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最后一句点明时光流转,春光不再,应珍惜当下,用诗歌来留住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文学的深厚情感。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