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石□大参之任云南因示南津太参四诗用韵

· 符锡
道丧日巳久,俗漓那复敦。 小人利口实,太上贵忘言。 凤竹苞维固,髯松寒更繁。 莫辞遗爱远,剪伐未应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赠:敬赠。
  • 大参:古代官职名,参谋或参议的尊称。
  • 之任:赴任。
  • 云南:地名,今中国云南省。
  • 因示:因此展示。
  • 南津太参:另一位官职为太参的人,南津可能是其别号或地名。
  • 四诗用韵:四首诗都使用相同的韵脚。
  • 道丧:道德沦丧。
  • 日巳久:已经很久。
  • 俗漓:风俗败坏。
  • 那复敦:哪里还有淳朴。
  •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 利口实:善于言辞,但缺乏实质。
  • 太上:指道德最高的人。
  • 贵忘言:重视无言的行动。
  • 凤竹苞:比喻美好的事物。
  • 维固:稳固。
  • 髯松:长须的松树,比喻坚韧。
  • 寒更繁:在寒冷中更加茂盛。
  • 莫辞:不要推辞。
  • 遗爱:留下的恩泽。
  • 剪伐:修剪和砍伐,比喻治理。
  • 未应谖:不应该忘记。

翻译

敬赠石大参赴任云南,因此展示给南津太参的四首诗,都使用了相同的韵脚。

道德沦丧已经很久了,风俗败坏,哪里还有淳朴。 品德低下的人善于言辞,但缺乏实质,而道德最高的人重视无言的行动。 美好的事物如凤竹般稳固,坚韧的松树在寒冷中更加茂盛。 不要推辞留下的恩泽,治理之道不应该忘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风俗败坏的忧虑,同时赞美了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诗中通过对比“小人”与“太上”的态度,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希望赴任云南的石大参能够不忘治理之责,留下恩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的深刻洞察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