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笞二首仍前韵

· 符锡
戎马非吾事,风云愧散流。 短怀徒尔切,华鬓独胜秋。 木落山容瘦,霜清瘴厉□。 么磨会应殄,龟策不须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笞(fèng chī):接受鞭打,这里可能指受到某种惩罚或挑战。
  • 戎马(róng mǎ):指战争或军事。
  • 风云(fēng yún):比喻时局或政治形势。
  • 散流(sàn liú):散漫无拘束的状态。
  • 短怀(duǎn huái):短暂的思绪或情感。
  • 华鬓(huá bìn):指白发,比喻年老。
  • 山容(shān róng):山的面貌或景色。
  • 瘴厉(zhàng lì):指瘴气,古代认为是一种致病的毒气,多见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 么磨(yāo mó):微小的磨难或困扰。
  • (tiǎn):消灭,终结。
  • 龟策(guī cè):古代用龟甲和蓍草占卜的方法,这里指预测或计划。

翻译

战争并非我所愿,对时局的变幻感到惭愧,我如同散漫的流水。 短暂的思绪中充满了急切,我的白发在秋天显得格外醒目。 树叶落尽,山的面貌显得瘦削,霜降使得瘴气变得清澈。 微小的困扰终将被消灭,无需再用龟甲和蓍草来占卜未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时局的无奈。诗中,“戎马非吾事”直接表明了诗人不愿参与战争的态度,“风云愧散流”则进一步以风云变幻喻指时局的复杂,表达了诗人的无力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木落山容瘦”和“霜清瘴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苍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么磨会应殄,龟策不须筹”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无需过多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