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穆之先辈

· 梁宪
隆万气磅礴,产人多朴厚。 晚季尚华靡,浇薄日相趣。 翻笑古人迂,堂堂事奔走。 吾乡张丈人,忘年交已久。 丈人昔年少,高车悬四牡。 结驷游五陵,千金一匕首。 晚岁归学道,搆屋□林薮。 有时写骅骝,神鬼立其肘。 有时作竹石,易米升与斗。 遗我尺幅石,题诗为我寿。 置我茅堂中,青葱盈户牖。 对此层淩姿,令我神赳赳。 丈人善用情,所赠良不苟。 愈念先朝人,何况隆万叟。 观其朴厚处,边幅都不有。 资之为典型,自然形神守。 他时访赤松,问是前身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隆万:指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即1567年至1620年。
  • 磅礴:形容气势宏大。
  • 朴厚:朴实厚道。
  • 华靡:华丽奢侈。
  • 浇薄:浅薄,不深厚。
  • 堂堂:形容正大光明。
  • 高车:华丽的马车。
  • 四牡:四匹公马,指马车。
  • 结驷:连结四匹马的马车。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泛指贵族居住区。
  • 匕首:短剑,这里指珍贵的物品。
  • 搆屋:建造房屋。
  • 林薮:山林水泽之间。
  • 骅骝:古代良马名。
  • 神鬼立其肘:形容画作生动,仿佛神鬼就在旁边。
  • 竹石:指画作中的竹子和石头。
  • 尺幅:小幅的画。
  • 青葱:形容植物茂盛,绿意盎然。
  • 户牖:门窗。
  • 层淩姿:高耸挺拔的姿态。
  • 赳赳:形容精神振奋。
  • 先朝:指明朝。
  • 边幅:指外表的装饰。
  • 典型:典范,榜样。
  • 形神守:保持形象和精神。
  •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 前身:前世。

翻译

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气势宏大,所产之人多朴实厚道。晚些时候社会崇尚华丽奢侈,人情浅薄日益明显。人们反而嘲笑古人的正直和奔走努力。我的同乡张丈人,我与他忘年之交已久。丈人年轻时,乘坐华丽的马车,四匹骏马奔驰。他曾驾着连结四匹马的马车游历贵族居住区,拥有价值千金的珍贵物品。晚年他回归学道,在山林水泽之间建造房屋。有时他画出栩栩如生的良马,仿佛神鬼就在旁边。有时他画竹石,换取米粮。他送我一幅小画,题诗为我祝寿。我将这画挂在茅屋中,绿意盈满门窗。面对这高耸挺拔的姿态,我精神振奋。丈人善于表达情感,所赠之物绝不轻率。我更加怀念明朝的人,尤其是隆万年间的老者。看他们的朴实厚道,连外表的装饰都不需要。以此为典范,自然能保持形象和精神。将来我若访仙,会问这是否是前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明朝隆万年间社会风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朴实厚道品质的怀念。诗中通过对张丈人一生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张丈人年轻时的奢华与晚年的学道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内心的转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先朝人的深切怀念,并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朴实厚道的品质,甚至期待在未来的仙境中寻找前世的痕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梁宪

梁宪,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