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中丞汝观

· 温纯
中丞直道去长安,始信人间行路难。 满目风尘多按剑,知心天地几弹冠。 论功自昔归何晏,平夏于今数范韩。 即向东山寻谢傅,莫因一梦笑邯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官。
  • 直道:正直的道路,这里指正直的行为或态度。
  • 按剑:手按剑柄,表示警惕或准备行动。
  • 弹冠:整理帽子,比喻准备做官或得意的样子。
  • 何晏:人名,三国时期魏国的官员,以清廉著称。
  • 平夏:平定夏国,这里指平定边疆或解决重大问题。
  • 范韩:范仲淹和韩琦,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以治理边疆和改革著称。
  • 东山: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 谢傅: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以隐居东山后复出,成功指挥淝水之战而闻名。
  • 邯郸:地名,这里指邯郸学步的典故,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原有技能。

翻译

中丞你正直地离开长安,这才相信人间的道路多么艰难。 眼前尽是风尘和危机,你按剑警惕,而真正知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论功行赏自古以来都是归于像何晏那样的人,而今平定边疆的功绩则属于范仲淹和韩琦。 你不妨向东山寻找谢安那样的智者,不要因为一时的虚幻梦境而嘲笑邯郸学步的愚人。

赏析

这首诗是温纯送别刘中丞的作品,通过对比中丞的正直与世道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与担忧。诗中运用了历史典故,如何晏、范韩、谢安等,来强调正直与功绩的重要性,同时以“东山”和“邯郸”的比喻,劝勉友人保持清醒,不被虚幻所迷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历史知识,也体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温纯

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