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州清溪潮水山有泉甚灵黄生经府绣送予为行窝豹谷陈太守为之立石坊增置亭宇选南华僧如昌拨田住守如昌来见予天关诗以赠之用濂溪罗浮韵

潮水泉头如上人,灵泉洞里水云身。 如昌悟得泉来处,便是元来面目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州: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
  • 清溪潮水山:地名,韶州境内的一个山名。
  • 行窝:指临时居住的地方。
  • 豹谷:地名,可能是指潮水山附近的一个地方。
  • 天关:可能指山中的重要关口或高处。
  • 濂溪:地名,指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地方,因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字濂溪)而得名。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翻译

在韶州的清溪潮水山,有一处泉水非常灵验,黄生经府绣送我到此作为临时的居所。豹谷的陈太守为此立了石坊,增设了亭台楼阁,并选派南华僧人如昌来管理这片田地,守护这里。如昌来见我,我便以天关为题,用濂溪和罗浮的韵脚作诗赠给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韶州清溪潮水山的灵泉及其周边环境,通过黄生、陈太守和如昌等人物的活动,展现了当地人对这处灵泉的重视和保护。诗中“潮水泉头如上人,灵泉洞里水云身”描绘了泉水的神秘与灵动,而“如昌悟得泉来处,便是元来面目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