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词
十日一风五日雨,社前拜祝神已许。
瓦盆潋滟斟浊醪,高俎纵横荐肥羜。
呜呜笛声坎坎鼓,俚曲山歌互吞吐。
老巫狡狯神有灵,传得神言为神舞。
祭余分肉巫自与,醉里狂言相尔汝。
小儿觅饼大儿扶,头上神花付邻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满或满而溢出的样子。
- 醪(láo):浊酒。
- 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 羜(zhù):出生五个月的小羊。
- 狡狯(jiǎo kuài):诡诈,狡猾。
翻译
十天里来一场风,五天里来一场雨,春社前进行拜祝,神灵似乎已应许。 瓦盆中满是浊酒,波光荡漾,高大的祭桌上纵横摆放着肥嫩的小羊。 呜呜的笛声和坎坎的鼓声响起,俚俗的歌曲和山歌相互呼应。 老巫师狡猾诡诈,声称神灵显灵,传达着神的话语并为之起舞。 祭祀过后分配祭肉,巫师自己拿走一份,醉意中说着狂妄的话语彼此称你我。 小孩们找饼吃,大孩子搀扶着,把头上的神花送给邻家女孩。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社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场景。诗的开头两句“十日一风五日雨,社前拜祝神已许”,写出了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神灵的祈求。接下来,诗人通过“瓦盆潋滟斟浊醪,高俎纵横荐肥羜”描述了祭祀时的祭品,展现出祭祀的丰盛。“呜呜笛声坎坎鼓,俚曲山歌互吞吐”则表现了祭祀活动中的音乐和歌唱,充满了民间的活力和热情。“老巫狡狯神有灵,传得神言为神舞”描绘了巫师的行为,增添了神秘的氛围。“祭余分肉巫自与,醉里狂言相尔汝”写出了祭祀后的情景,人们在放松的状态下表现出的真实和质朴。最后两句“小儿觅饼大儿扶,头上神花付邻女”,通过对孩子们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这个民俗活动中的欢乐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春社这一传统民俗的特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瞿佑
名一作祐。明浙江钱塘人,字宗吉。学博才赡,年十四能即席和杨维桢诗,俊语叠出,被誉为“瞿家千里驹”。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吏。永乐中以诗祸下诏狱,谪戍保安十年。洪熙元年释归,复原职,内阁办事。有《剪灯新话》、《存斋诗集》、《乐府遗音》、《余清词》、《归田诗话》等。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