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瘼(mò):病,疾苦。
- 飙(biāo):暴风,这里形容迅速。
- 九回:形容反复多次。
- 瘴海:旧指岭南有瘴气的海域。
- 岘首碑:纪念有功绩的人所立的碑。
翻译
拿着斧头(象征执法权力)的威名迅速四处传播,山川和百粤之地都盼望看到那飘扬的旌旗。多次为百姓的疾苦操心照应,一份直言进谏的奏疏,哪怕天高皇帝远,也期望能被重视而不被轻视。月光照在寒冷的潭水上,珍珠渐渐盈满(寓意美好的事物在积累),风传来消息,瘴气弥漫的海边,噩运在慢慢转移。罗浮山的绝顶和榕江的水底,处处都能镌刻下纪念功绩的岘首碑。
赏析
这首诗是为送王虞石侍御还朝而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望。诗的首联通过“持斧威名”和“望旌旗”,表现了王虞石的威望和人们对他的期待。颔联写他关心百姓疾苦,上呈奏疏,希望朝廷能够重视。颈联以“月照寒潭珠渐满”和“风传瘴海噩潜移”的景象,暗示美好的变化正在发生,厄运正在消退。尾联则说他的功绩将在各地被铭记,如处处可立的岘首碑。整首诗用典恰当,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充分赞扬了王虞石侍御的品德和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