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守招饮醉翁亭因掇拾欧公记中语奉赠一律

两峰水落石粼粼,路转峰回客到频。 日照林霏禽鸟乐,云归野榻簌殽陈。 溪山尔作环滁长,伛偻余惭太守宾。 宴罢颓然人影乱,醉翁多恐是前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流清澈、闪亮的样子。
  •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 簌殽:摆放好的饭菜。簌,放置。殽,同“肴”,菜肴。
  •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这里指老人。

翻译

两座山峰间水流落下,石头清澈闪亮,道路曲折山峰回环,游客频繁到来。 阳光照耀着树林,雾气消散,鸟儿欢快鸣叫,云彩飘回,野外的坐榻上摆放着美味的菜肴。 这溪山美景,你就如同那环绕滁州的长官,我这老者惭愧成为太守的宾客。 宴会结束后人们醉态尽显,人影杂乱,我这醉酒之人恐怕就是醉翁的前身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参加孙太守在醉翁亭举办的宴会后所作。诗中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美丽的景色,如“两峰水落石粼粼,路转峰回客到频”,展现出山水的清幽与游客的往来频繁;“日照林霏禽鸟乐,云归野榻簌殽陈”则通过对阳光、雾气、鸟儿和菜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乐、惬意的氛围。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孙太守的敬意,以及自己在宴会上的畅快感受,最后以“醉翁多恐是前身”作结,增添了几分诙谐与洒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