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扫径:清扫道路。
- 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多指母亲的容颜。(拼音:cí yán)
- 萱:萱草,古人认为可以使人忘忧,常作为母亲的象征。(拼音:xuān)
- 斑:杂色,这里指草色枯黄。
- 捧舆:抬着轿子。
- 调膳:安排膳食。
- 水石:流水与岩石,泛指山水景色。
翻译
园中的亭台处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清扫道路是为了迎接母亲的到来。 树的背后萱草长得十分茂盛,池塘前面的草已经枯黄。 抬着轿子从竹林下经过,在花丛间安排好膳食。 在这山水流连的地方,相伴着带着月色归家。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为李若回的别业“导舆洞”而作,强调了孝顺母亲的主题。诗中通过描绘园亭的美景、萱草的茂盛、安排母亲的行程和膳食等细节,表现出对母亲的敬爱和关怀。同时,“水石留连处,相将带月还”这句诗,描绘了在美好的山水景色中,与母亲一同享受时光,最终在月色中相伴而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孝道的崇尚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