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恤(xù):对别人表同情,怜悯。
- 远人:远方的人,这里指边远地区的人民。
- 分封: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等分给诸侯。这里指皇帝派遣使臣出使远方。
- 能臣:有才能的臣子。
- 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这里指使臣的官服。
- 荣动:光彩闪耀,引人注目。
- 江南昼:江南的白天,这里以江南指代国内,表示使臣在国内就备受瞩目。
- 玉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有的符节,以玉制成,这里指黄给事中作为使臣的身份和权威。
- 光摇:光芒闪耀。
- 海外春:海外的春天,这里寓意着使臣的到来给海外带来希望和生机。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感化:用言行影响人,使之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
- 重译:因语言不通,须经辗转翻译。
- 来宾:来归顺、归附。
- 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
- 名世:闻名于世。
- 接武:步履相接,指相继。
- 相期:期待,相约。
- 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效仿。
翻译
圣明的君主当政,对边远地区的人民表示怜悯同情,有诏书下达进行分封,并选拔有才能的臣子。 使臣身着华丽的官服,其荣耀在江南的白天闪耀,他持着玉制的符节,光芒在海外的春天摇曳。 一定要使各个少数民族都受到感化,从今往后,那些需要辗转翻译才能交流的人们都会来归顺归附。 自古以来,豪杰之士大多闻名于世,期待着后来者能够相继追随他们的脚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为黄给事中晖出使满刺加国所作。诗的首联表明君主对边远地区人民的关怀,以及选拔能臣出使的举措。颔联通过描写使臣在国内的荣耀和在海外的威严,展现出使臣的风采和使命的重要性。颈联表达了对使臣能够感化外族,使他们归顺归附的期望。尾联则强调了自古以来豪杰的影响力,并希望后人能够继承他们的精神,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既表达了对使臣的赞美和期望,也体现了国家的威望和对民族团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