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
- 哢(lòng):鸟鸣声。
翻译
多年来荒芜的寺庙倚靠在山边,人们厌恶它的萧条,而我却独自怜惜。 集市的喧闹声没有响起,春天的鸟儿在鸣叫,刚响起的诵经声中,傍晚的香开始燃起。 几杯浊酒催促着我作诗饮酒,一张榻上伴着清风,伴着明月入眠。 抬头遥望,心中的事情让我不堪重负,在那红色云彩的高处,白色的云彩旁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前往三陵拜谒,途中夜宿僧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荒寺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和情感。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嫌弃寺庙的萧条,反而对其产生了怜惜之情。诗中还描写了宁静的春景和寺庙中的氛围,如市语不喧、春鸟哢鸣、梵音初动、晚香然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浊酒催诗,以清风明月为伴入眠,体现了他的洒脱与自在。然而,诗的结尾“翘首不堪心事切,红云高处白云边”,又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沉重和忧虑,形成了一种反差。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