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太守盛之高州七月四日

· 韩雍
面奉纶音下日边,高凉千里去承宣。 华风满地回枯草,霖雨随车洗瘴烟。 泉落龙湫双木屐,香凝燕寝一蒲鞭。 古来黄霸功成后,便有徵书到颖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纶音(lún yīn):指帝王的诏书旨意。
  • 日边:指帝王左右。
  • 高凉:这里指高州,古代地名。
  • 承宣:继承发扬,宣传教化。
  • 华风: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 霖雨:连绵大雨。
  • 瘴烟:湿势地区山林间的毒气。
  • 龙湫(qiū):瀑布,泉名。
  • 燕寝: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
  • 蒲鞭:以蒲草为鞭,比喻宽厚。

翻译

当面接受了皇上的诏书旨意从帝王身边出发,要到千里之外的高州去担任太守进行宣传教化。 汉族的风俗遍及此地,让枯草回春,连绵的大雨随着车前行,洗去了山林间的毒气。 穿着双木屐站在瀑布下,香气凝结在帝王居息的宫室中,只拿着一根蒲草做的鞭子。 自古以来,黄霸功成名就之后,就有诏书到了颖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赠给何盛之去高州担任太守的作品。诗的首联写何盛之接受皇帝的任命,前往高州赴任,表现出其肩负的重任。颔联描绘了他到任后带来的积极影响,华风使大地焕发生机,霖雨洗去瘴烟,展现了对他治理能力的期望。颈联通过描写龙湫和燕寝,表现出何盛之的高雅和宽厚。尾联以黄霸功成后得到诏书的典故,暗示对何盛之在高州取得成功的祝愿。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表达了对何盛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和要求。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