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

只恐飞花去,其如酒一杯。 百年重怀土,万里独登台。 庾信诗真苦,虞翻意可哀。 江山空在眼,萧索古人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花:飘飞的落花。
  • 怀土:眷恋乡土。
  • 庾信(yǔ xìn):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悲和乡关之思。
  • 虞翻:三国时期吴国人,为人耿直,因直言进谏而不被孙权所容,被流放到交州,他本想在交州讲学,但当地文化落后,无人能听懂他的学说,他因此感到悲哀。

翻译

只怕那飞扬的落花飘然而去,就如同饮下这一杯酒般让人无奈。 人活百年总是眷恋着故乡,独自登上万里之外的高台。 庾信的诗实在饱含愁苦,虞翻的心意也着实让人悲哀。 大好江山徒然在眼前展现,让人感到萧索的是古代的那些人才。

赏析

这首诗以“飞花”为引,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古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只恐飞花去,其如酒一杯”,将飞花的飘落与饮酒的感受相联系,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担忧。“百年重怀土,万里独登台”,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之感。接下来,诗人提到庾信和虞翻,以他们的愁苦和悲哀来映照自己内心的情感。最后,“江山空在眼,萧索古人才”,描绘了眼前的江山美景,却因古人的命运而感到萧索,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古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