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给舍擢山东少参

画舫春江渡,台高凤欲翔。 风生青琐闼,花静紫薇堂。 报政闻齐鲁,封章动庙廊。 经纶应不负,咫尺仲尼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给舍(jǐ shè):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
  • (zhuó):提拔,提升。
  • 少参:官名。
  • 画舫(huà fǎng):装饰华美的游船。
  • (tà):门,小门。
  • 紫薇堂:一种富有诗意的建筑名称,常与美好的景象或氛围相关。
  • 报政:陈报政绩。
  • 庙廊:朝廷。
  •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 仲尼乡:孔子的故乡,这里借指文化昌盛之地。

翻译

在春天的江面上,装饰华美的游船行驶着,高台之上仿佛有凤凰将要飞翔。春风在宫禁的小门中吹拂,花儿静静地开放在紫薇堂前。在齐鲁之地听闻您陈报政绩,呈上的奏章惊动了朝廷。您应当不会辜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此地距离文化昌盛之地近在咫尺。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万给舍被提拔为山东少参一事的赞美。首联通过描绘春江画舫和高台欲翔之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氛围。颔联写春风吹拂青琐闼,花朵静放紫薇堂,以优美的环境烘托出人物的高雅和所处之地的美好。颈联叙述万给舍在齐鲁之地的政绩以及其奏章对朝廷的影响,显示出他的能力和作为。尾联表达了对万给舍的期望,认为他能够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同时也强调了所在地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与赞美,也展现了对其未来的期许。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