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视:轻视,看不起。
-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秋:qiū;毫:háo)
- 难兄:指兄弟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 隐德:指不为人知的美德。
- 香名:美好的声誉。
- 林下:指幽僻之境,引申为退隐之处。
- 优游:悠闲自得。
- 唱酬:以诗词互相酬答。
- 企仰:敬仰。
翻译
我这辈子懒得和庸俗的人交往,轻视权贵就像看待细微之物一般。羡慕您的文章在天下称冠,在急流中勇敢地退隐,人品尤其高尚 。您兄弟联芳,才德俱佳,您不为人知的美德和美好的名声在当代备受敬重。在退隐的地方悠闲自得,每日以诗词相互酬答,新诗的水平还能赶得上苏轼、黄庭坚的流派。我惭愧自己浅薄没有治理的功绩,希望能向您质疑问道,期望跟从您学习。却怜悯人生的聚散就像风中的柳絮,三年后才得以再次相逢。在邮亭与您分别,敬您一杯酒,敬仰您的高尚风范,频频回首。后半夜风清月白的时候,您在空山中安卧,而我却要奔走忙碌。
赏析
这首诗是韩雍赠别少卿李公的作品,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的开头,诗人表明自己不屑与俗士交往,轻视权贵,凸显了自己的清高。接着,对李公的文章才华和急流勇退的品德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他的兄弟同样优秀,其隐德美名在当代深受重视。诗中还描述了李公在林下悠闲自得地唱酬诗词,诗风可与苏黄相媲美,展现了李公的高雅情趣和文学造诣。诗人自省自己浅薄无治功,表达了对李公的钦佩和向他学习的愿望。随后,诗人感慨人生聚散无常,三年后才得以重逢。最后,在邮亭分别之时,诗人敬李公酒,敬仰他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流露出对分别后各自生活的感慨,李公可安卧空山,自己却要忙碌奔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李公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疮疾在告蒙恩命医调治既痊入谢赋诗志感 》 —— [ 明 ] 韩雍
- 《 忆秋谷柬其高徒陈绍祯 》 —— [ 明 ] 韩雍
- 《 菊庄八咏为海虞陈公赋题 其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 [ 明 ] 韩雍
- 《 西湖钱别瞿中书次钱学士韵三首 》 —— [ 明 ] 韩雍
- 《 送主事谢芳 》 —— [ 明 ] 韩雍
- 《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书之翛然亭 》 —— [ 明 ] 韩雍
- 《 山翁 》 —— [ 明 ] 韩雍
- 《 张廷慎怡梅卷承钱学士命来索予题为赋三绝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