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衡岳有感兼怀伯颙心友偶成鄙诗千里寄意
我尝持节巡塞北,北岳常山瞻峻极。我今提兵征岭南,南岳衡山见奇特。
衡山奇特在目前,三峰晓霁无岚烟。几朵芙蓉浸空碧,一条白练飞流泉。
峻极常山今想像,彷佛危峰四千丈。高鸟难侵绝顶飞,古松特出层云上。
常山在天北,衡山在天南。南北相望几万里,十年走马无停骖。
客中念此愁怀起,呼酒高歌却还喜。丈夫有志在四方,饱食閒居我深耻。
知心之友松雪翁,高怀雅量与我同。黄堂暂屈且宽慰,扶摇万里须天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岳:衡山,位于湖南。
- 伯颙心友:作者的好友,具体不详。
- 塞北:长城以北的地区。
- 常山:恒山的古称,位于山西。
- 峻极:形容山势高峻。(“峻”读作“jùn”)
- 提兵:率领军队。
- 晓霁:早晨雨停后放晴。(“霁”读作“jì”)
- 岚烟:山间雾气。
- 芙蓉:这里比喻山峰的形状像芙蓉花。
- 白练:白色的绸带,此处形容瀑布。
- 骖(cān):驾车的马。
- 松雪翁:作者的知心朋友,具体不详。
- 黄堂:古代太守办公的厅堂。
翻译
我曾经持节巡视塞北,瞻仰北岳恒山的高峻。如今我率领军队征讨岭南,见到了奇特的南岳衡山。 衡山的奇特展现在眼前,三座山峰在早晨雨停后没有雾气。几朵像芙蓉花的山峰沉浸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像白色绸带的瀑布飞泻而下形成流泉。 现在只能想象高峻的恒山,仿佛那危峰有四千丈高。高鸟难以飞到那绝顶之上,古老的松树特别地耸立在层层云朵之上。 恒山在北方的天空下,衡山在南方的天空下。南北相互遥望几万里,我十年来骑马奔走没有停歇。 客居他乡想到这些忧愁涌起,于是呼酒高歌但心中又有欢喜。大丈夫应该有志在四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闲居在家是我深深引以为耻的。 知心的好友松雪翁,他的胸怀和雅量与我相同。在太守厅堂上暂时受委屈就姑且自我宽慰,要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万里需要借助天风。
赏析
这首诗既有对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衡山奇特景色的描写,如“三峰晓霁无岚烟。几朵芙蓉浸空碧,一条白练飞流泉”,展现出衡山的美丽与壮观。同时,诗人回忆起北岳恒山的高峻,“彷佛危峰四千丈。高鸟难侵绝顶飞,古松特出层云上”,进一步烘托出山河的雄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抒发了自己在客居他乡时的愁绪,但又通过“丈夫有志在四方,饱食閒居我深耻”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诗人提到知心好友松雪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慰藉、追求理想的信念。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有力,体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