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懿德(yì dé):美德。
- 徽音(huī yīn):德音,指美好的声誉。
- 世范模:世人的典范榜样。
- 荣养:指子女尽孝奉养父母。
-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此处指去世。
- 古稀有:指七十岁以上的高龄,诗中“八旬四岁”应指八十四岁。
- 七子廿孙:七个儿子二十个孙子。
- 返哺:指鸟雏长大,衔食哺其母。后用以比喻报答亲恩。
- 宰木:坟墓上的树木。
- 生刍(chú):原意是新割的草,后指吊祭的礼物。
- 牛眠冈:指风水好的墓地。
- 朱翟(zhū dí):红色的野鸡,这里可能指死者的服饰或陪葬品。
- 龙光:指非凡的光辉。
翻译
这位有着美德和美好声誉的母亲,是世人的典范榜样。她突然离开了人世,前往仙境。她八十四岁的高龄实属罕见,七个儿子二十个孙子,如今却再也没有了母亲的关爱。想要报答亲恩,却只能空闻鸟儿在墓旁的树上啼叫;心中悲痛难忍,不忍献上吊祭的礼物。在那风水好的牛眠冈上埋葬着她,夜里的月光下,只有一道非凡的光辉孤独地闪耀着。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为挽戴布政的母亲恭人而作。诗中首先赞扬了死者的美德和她作为世人典范的形象。接着描述了她的高寿以及众多的子孙,强调了她的离去给家人带来的巨大悲痛。“返哺空闻啼宰木,伤心不忍致生刍”这两句,通过“返哺”和“生刍”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子女们想要报答亲恩却已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无奈。最后,诗人以“牛眠冈上埋朱翟,一道龙光夜月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神秘的氛围,表现了对死者的缅怀和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用典恰当,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死者的敬重和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