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黄门华甫起复之京

· 韩雍
读礼堂中骖服更,龙泉江上画船行。 封章曾效回天力,簪笔难忘爱日诚。 水落三秋孤月送,山横万岁五云迎。 金瓯已覆香名久,好献经纶佐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骖服(cān fú):指驾车的马。这里可理解为出行的车马。
  • 龙泉江:河流名。
  • 封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漏,称为封章。
  • 回天力:形容力量巨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
  • 簪笔(zān bǐ):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
  • 爱日:珍惜时日。
  • 金瓯(ōu):金的盆、盂之属。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
  •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翻译

在那读礼堂中,出行的车马更换,在龙泉江上,装饰精美的船只前行。 曾呈递的奏章发挥了扭转局势的巨大力量,上朝记事时也难忘那珍惜时光的诚挚之心。 秋水下落,孤月相送,山峦横亘,万年山峰被五彩祥云迎接。 国土已经稳固,美名长久流传,应当好好献出治国的谋略,辅佐国家实现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为刘黄门华甫起复赴京而作,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期望。诗的首联描绘了刘黄门出行的情景,读礼堂中的车马更换,龙泉江上船只行驶,营造出一种出发的氛围。颔联回顾了刘黄门过去的功绩,他的封章曾有回天之力,展现了他的能力和影响力;簪笔则体现了他的职责和忠诚。颈联通过描写秋水下落、孤月相送以及山峦横亘、祥云迎接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尾联表达了对刘黄门的期望,希望他能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的太平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肯定了刘黄门的过去,又对他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