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善堂为姚亚卿乡人题

· 韩雍
世德恐或坠,名堂在瑶林。 守兹万端善,何啻双南金。 克阐父祖志,允师圣贤心。 勖哉永弗渝,馀庆来骎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德: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
  • 或坠:或许坠落、丧失。
  • 名堂:取名为堂。
  • 瑶林:仙境中的树林,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 万端善:各种各样的善行。
  • 何啻(chì):何止;不止。
  •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
  • 克阐:能够阐明、发扬。
  • 父祖志:父辈和祖辈的志向。
  • 允师:以……为师,遵循的意思。
  • 勖哉(xù zāi):勉励啊。
  • 弗渝:不改变。
  • 馀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
  • 骎骎(qīn qīn):形容进展迅速。

翻译

先世的德行恐怕会丧失,所以在这美好的地方建立宝善堂。 坚守这各种各样的善行,何止是像拥有两块贵重的南方铜。 能够发扬父辈祖辈的志向,以圣贤之心为准则。 勉励自己永远不要改变,这样留给子孙的德泽就会迅速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宝善堂”为主题,表达了对传承先世美德、践行善行的重视和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世德可能会坠落,所以需要通过建立名堂来加以守护,强调了传承美德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指出守护万端善的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拥有珍贵之物,更体现了对道德的高度重视。然后,诗中强调要发扬父祖的志向,遵循圣贤的心灵指引,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继承。最后,诗人以勉励的话语结尾,希望人们永远保持善行,这样子孙后代就能享受到德泽。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宝善堂的赞美,传达了对美德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